2003年5月TVB財經透視訪問
您好,約翰
很高興能夠透過電話與您傾談,關於無線電視翡翠台每逢星期日晚播出的三十分鐘節目-財經透視,我們準備製作一輯節目介紹有關數據修復及數據銷毀技術,並且正在搜集相關資料。
年初灣仔警署發生的事件;一批棄置的電腦內仍然存有一些案件紀錄及個人資料,引起公眾對於數據銷毀及數據修復技術的關注。
本集節目內容主要集中介紹現時數據修復的市場情況,包括服務範疇、發展趨勢、市場潛力等等...
美國智能數據修復作為市場上主要的服務供應商,我們樂意採訪貴公司的數據修復服務。以下提問是採訪的內容:
財經編輯 - 問 約翰 - 答
問:數據修復及數據銷毀的服務何時在香港變得普及?
答:
我認為隨著電腦的普及和大眾化,數據修復的需求亦同步增長。服務需求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電腦用途廣泛,使用電腦已經成為普羅大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於我而言,以下趨勢正影響今日數據修復技術的發展:
現在更多資料被存放在更小的空間內。多年前硬碟只能存放 40 MB 容量的資料。今天,我們看見標準的硬碟已經上升到可存放 9 GB 容量的資料。越來越大容量的資料緊壓在更小而且更密集的區域空間,硬碟機械的精確度變得非常關鍵。
面對今日這個急速而且高效率的世界,資料變得無比重要。從銀行交易紀錄、稅務文件、大學生的論文到工資紀錄甚至更多的數據,很多時都被存放在個人電腦和手提電腦之內,每天工作的開始都依賴這些機器。一旦資料失去或損毀,就意味著整個公司的運作可能陷入癱瘓狀態。公司也許會破產,資訊科技經理也許會失去他的工作,忠實的顧客或許會流失。發生這些情況是因為我們將重大的責任放在電腦上,大多數人都正在面對這個風險。
問:在無須透露客戶名字的情況下,什麼資料是他們最須要修復?為什麼突然有這方面需求的湧現?
答:
今日,客戶所需要修復的數據已經涉及任何不同類型的檔案。正如上述所言,也許是企業迫切須要的重要資訊,譬如業務報告。但私人客戶的資料對於他們本身亦是非常珍貴,譬如新生嬰兒或者是家庭旅行的照片。這些成功案例經常成為我們最滿意的修復結果。
問:以往本地沒有服務供應商,大眾會怎樣解決這個難題?
答:
從前,他們不能補救這個問題,除了重新開始他們的工作或只能簡單地報銷損失。許多人大概都面對過這兩個痛苦情況而只可以選擇其一。
今天,很多人仍然未認識到數據修復這個服務。許多情況下,當這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他們是完全無能為力,甚至從何處尋找幫助都毫無頭緒。數據修復是須要經驗豐富而且非常專業的技術。非專業工程師只會令事態變得更嚴重。
問:在香港成立以來,生意回報情況如何?行業屬於什麼性質?不同個案收費如何?為什麼收費範圍從幾百美元至數萬美元不等?
答:
數據修復工作好比在醫院動腦外科手術一樣。醫療保健的成本是極端昂貴的,因為醫護人員和專家花費許多歲月學習和研究,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最佳的復原機會。
我們的數據修復專家同樣以相同態度及方式執行他們的工作。憑藉多年豐富經驗、完善設備以及專業知識,成功修復數據的機會不斷提升。重要的資料影響著公司業績的上升或下跌,不能替代的嬰兒相片也許永遠失去,博士學位論文損毀直接影響學生的升學及就業前途。這些情況要求最佳的工程師配合最先進的軟件及實驗室設備,為修復數據爭取最高的成功機會。
主要設備必需包括一百級無塵實驗室。我們的實驗室坐落於美國三藩市總部之內。無塵實驗室內的空氣微粒及塵埃數量是受到嚴格控制的,透過一個高效能的微粒過濾系統,空氣是經過高度過濾及淨化,從而減低實驗室內空氣中塵埃微粒的活動數目,維持一立方英尺空間內微粒體積大於零點五微米的塵埃數量少於一百。除微粒控制之外,無塵實驗室的溫度須保持於華氏七十度以及相對濕度則維持於百分之四十五。
問:可有任何有趣的個案您是記憶猶新? (譬如客戶願意花費巨額金錢來修復他的妻子或愛犬照片.....)
答:
有,不計其數的個案都是遺失寶貴無價的家庭照片。許多案例都是很多人在假期外遊後發現他們存放在快閃記憶體內的資料不能再次存取,這些紀錄著他們生命中最寶貴時光的數據被奪取,無可置疑,他們想取回遺失的資料!
其他事例就是有一間公司的行政總裁,手提電腦發生故障,資料遺失。重要的資料包括聯絡紀錄、慈善事件資訊、銀行月結單等...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迫切需要取回他的資料。
一間大學的科學家研究小組正當進行一項重要研究的過程中,儲存大量研究結果的硬碟突然失靈。我們被要求修復這些重要資料,科學家們每分鐘都在等待著我們的修復結果。幸運地,他們的資料能夠完全修復。科學家們也上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堂,就是要經常備份重要資料。
問:市場上已經有多種不同的資料備份軟件可供利用,為什麼還有數據修復的需求呢?
答:
許多人認為備份技術應該可以解決所有資料遺失的問題。但他們忽略的是:備份一個系統是須要執行相當步驟。複雜的備份步驟往往導致備份殘缺不全甚至完全失敗。原因是備份系統的設計能否成功執行其工作,是受一系列技術、硬件組合以及人為等因素干預。例如:備份系統的硬體假設是運作良好,技術人員有足夠時間和專業知識正確地執行備份,又例如備份磁帶必須運作正常並且假設軟件不會失靈。
許多情況下備份都不能每小時甚至每天進行。因此,最新的報告、電子郵件、文件也許未被儲存和備份。許多公司的備份工序都是由未合資格的管理員執行,他們很少檢查備份,而人為錯誤往往是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例如忘記備份某些重要的文件夾。)
問:節目內我們希望透過一些市場統計及資訊,從一個宏觀角度了解更多關於這個業務的回報率、二零零二年香港數據修復及數據銷毀的市場需求、發展潛力以及大眾花費在數據修復及數據銷毀的金額等等問題。您們美國總公司的銷售部門有否編寫類似研究數據,可以讓我們發掘更多有用的資料?
答:
資料遺失的主要起因:
硬件故障44%│人為錯誤32%│軟件程式故障14%│電腦病毒7%│自然災害3%
硬件故障 - 44% 資料遺失都是由硬件或系統故障所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例子:電路失靈│讀寫頭或媒體損壞│控制器失敗
人為錯誤 - 32% 的資料遺失都是由人為錯誤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早前可用的資料突然失去
例子:意外刪除│系統管理員錯失│儲存媒體意外摔壞
軟件損壞或系統失靈 - 14% 的資料遺失都是因為軟件損壞或系統失靈所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例子:診斷或修理工具造成損壞│備份失敗│系統配置錯誤
電腦病毒 - 7% 資料遺失由電腦病毒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例子:Anti-CMOS│Anti-EXE│米開朗基羅病毒│猴子病毒(隱形開機型病毒)│石頭病毒(隱形開機型病毒)
隱形開機型病毒:通常病毒會造成硬碟無法開機,換句話說就是讀不到硬碟中的資料
自然災害 - 3% 資料遺失是由自然災害所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洪荒、火災及颶風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數據遺失都有很明顯的預兆,但閃電或電壓突然改變就將你早前可以使用的資料不留痕跡地帶走。
例子:洪荒│閃電,電壓不足或突然下降│火災│地震或颶風
保護資料的十大要訣:
祈望能夠安排與您們在星期三下午二時三十分做一次採訪,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謝謝!
財經編輯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財經及資訊部
日期:二零零三年五月二十日
很高興能夠透過電話與您傾談,關於無線電視翡翠台每逢星期日晚播出的三十分鐘節目-財經透視,我們準備製作一輯節目介紹有關數據修復及數據銷毀技術,並且正在搜集相關資料。
年初灣仔警署發生的事件;一批棄置的電腦內仍然存有一些案件紀錄及個人資料,引起公眾對於數據銷毀及數據修復技術的關注。
本集節目內容主要集中介紹現時數據修復的市場情況,包括服務範疇、發展趨勢、市場潛力等等...
美國智能數據修復作為市場上主要的服務供應商,我們樂意採訪貴公司的數據修復服務。以下提問是採訪的內容:
財經編輯 - 問 約翰 - 答
問:數據修復及數據銷毀的服務何時在香港變得普及?
答:
我認為隨著電腦的普及和大眾化,數據修復的需求亦同步增長。服務需求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電腦用途廣泛,使用電腦已經成為普羅大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於我而言,以下趨勢正影響今日數據修復技術的發展:
現在更多資料被存放在更小的空間內。多年前硬碟只能存放 40 MB 容量的資料。今天,我們看見標準的硬碟已經上升到可存放 9 GB 容量的資料。越來越大容量的資料緊壓在更小而且更密集的區域空間,硬碟機械的精確度變得非常關鍵。
面對今日這個急速而且高效率的世界,資料變得無比重要。從銀行交易紀錄、稅務文件、大學生的論文到工資紀錄甚至更多的數據,很多時都被存放在個人電腦和手提電腦之內,每天工作的開始都依賴這些機器。一旦資料失去或損毀,就意味著整個公司的運作可能陷入癱瘓狀態。公司也許會破產,資訊科技經理也許會失去他的工作,忠實的顧客或許會流失。發生這些情況是因為我們將重大的責任放在電腦上,大多數人都正在面對這個風險。
問:在無須透露客戶名字的情況下,什麼資料是他們最須要修復?為什麼突然有這方面需求的湧現?
答:
今日,客戶所需要修復的數據已經涉及任何不同類型的檔案。正如上述所言,也許是企業迫切須要的重要資訊,譬如業務報告。但私人客戶的資料對於他們本身亦是非常珍貴,譬如新生嬰兒或者是家庭旅行的照片。這些成功案例經常成為我們最滿意的修復結果。
問:以往本地沒有服務供應商,大眾會怎樣解決這個難題?
答:
從前,他們不能補救這個問題,除了重新開始他們的工作或只能簡單地報銷損失。許多人大概都面對過這兩個痛苦情況而只可以選擇其一。
今天,很多人仍然未認識到數據修復這個服務。許多情況下,當這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他們是完全無能為力,甚至從何處尋找幫助都毫無頭緒。數據修復是須要經驗豐富而且非常專業的技術。非專業工程師只會令事態變得更嚴重。
問:在香港成立以來,生意回報情況如何?行業屬於什麼性質?不同個案收費如何?為什麼收費範圍從幾百美元至數萬美元不等?
答:
數據修復工作好比在醫院動腦外科手術一樣。醫療保健的成本是極端昂貴的,因為醫護人員和專家花費許多歲月學習和研究,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最佳的復原機會。
我們的數據修復專家同樣以相同態度及方式執行他們的工作。憑藉多年豐富經驗、完善設備以及專業知識,成功修復數據的機會不斷提升。重要的資料影響著公司業績的上升或下跌,不能替代的嬰兒相片也許永遠失去,博士學位論文損毀直接影響學生的升學及就業前途。這些情況要求最佳的工程師配合最先進的軟件及實驗室設備,為修復數據爭取最高的成功機會。
主要設備必需包括一百級無塵實驗室。我們的實驗室坐落於美國三藩市總部之內。無塵實驗室內的空氣微粒及塵埃數量是受到嚴格控制的,透過一個高效能的微粒過濾系統,空氣是經過高度過濾及淨化,從而減低實驗室內空氣中塵埃微粒的活動數目,維持一立方英尺空間內微粒體積大於零點五微米的塵埃數量少於一百。除微粒控制之外,無塵實驗室的溫度須保持於華氏七十度以及相對濕度則維持於百分之四十五。
問:可有任何有趣的個案您是記憶猶新? (譬如客戶願意花費巨額金錢來修復他的妻子或愛犬照片.....)
答:
有,不計其數的個案都是遺失寶貴無價的家庭照片。許多案例都是很多人在假期外遊後發現他們存放在快閃記憶體內的資料不能再次存取,這些紀錄著他們生命中最寶貴時光的數據被奪取,無可置疑,他們想取回遺失的資料!
其他事例就是有一間公司的行政總裁,手提電腦發生故障,資料遺失。重要的資料包括聯絡紀錄、慈善事件資訊、銀行月結單等...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迫切需要取回他的資料。
一間大學的科學家研究小組正當進行一項重要研究的過程中,儲存大量研究結果的硬碟突然失靈。我們被要求修復這些重要資料,科學家們每分鐘都在等待著我們的修復結果。幸運地,他們的資料能夠完全修復。科學家們也上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堂,就是要經常備份重要資料。
問:市場上已經有多種不同的資料備份軟件可供利用,為什麼還有數據修復的需求呢?
答:
許多人認為備份技術應該可以解決所有資料遺失的問題。但他們忽略的是:備份一個系統是須要執行相當步驟。複雜的備份步驟往往導致備份殘缺不全甚至完全失敗。原因是備份系統的設計能否成功執行其工作,是受一系列技術、硬件組合以及人為等因素干預。例如:備份系統的硬體假設是運作良好,技術人員有足夠時間和專業知識正確地執行備份,又例如備份磁帶必須運作正常並且假設軟件不會失靈。
許多情況下備份都不能每小時甚至每天進行。因此,最新的報告、電子郵件、文件也許未被儲存和備份。許多公司的備份工序都是由未合資格的管理員執行,他們很少檢查備份,而人為錯誤往往是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例如忘記備份某些重要的文件夾。)
問:節目內我們希望透過一些市場統計及資訊,從一個宏觀角度了解更多關於這個業務的回報率、二零零二年香港數據修復及數據銷毀的市場需求、發展潛力以及大眾花費在數據修復及數據銷毀的金額等等問題。您們美國總公司的銷售部門有否編寫類似研究數據,可以讓我們發掘更多有用的資料?
答:
資料遺失的主要起因:
硬件故障44%│人為錯誤32%│軟件程式故障14%│電腦病毒7%│自然災害3%
硬件故障 - 44% 資料遺失都是由硬件或系統故障所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 系統顯示錯誤訊息:儲存媒體不被確認
- 以往使用的檔案突然失去
- 硬碟發出不尋常的聲音
- 硬碟不能轉動
- 電腦或硬碟不能起動
例子:電路失靈│讀寫頭或媒體損壞│控制器失敗
人為錯誤 - 32% 的資料遺失都是由人為錯誤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早前可用的資料突然失去
例子:意外刪除│系統管理員錯失│儲存媒體意外摔壞
軟件損壞或系統失靈 - 14% 的資料遺失都是因為軟件損壞或系統失靈所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 系統顯示錯誤訊息:資料不能讀取或經已損壞
- 記憶體錯誤
- 電腦發生故障
- 軟件不能讀取資料
例子:診斷或修理工具造成損壞│備份失敗│系統配置錯誤
電腦病毒 - 7% 資料遺失由電腦病毒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 屏幕出現信息:例如:石頭病毒, “你的電腦現在石化了
- 屏幕空白一遍
- 奇怪的運作行為
- 錯誤訊息顯示:沒有發現檔案
例子:Anti-CMOS│Anti-EXE│米開朗基羅病毒│猴子病毒(隱形開機型病毒)│石頭病毒(隱形開機型病毒)
隱形開機型病毒:通常病毒會造成硬碟無法開機,換句話說就是讀不到硬碟中的資料
自然災害 - 3% 資料遺失是由自然災害所造成
可能出現的徵狀:
洪荒、火災及颶風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數據遺失都有很明顯的預兆,但閃電或電壓突然改變就將你早前可以使用的資料不留痕跡地帶走。
例子:洪荒│閃電,電壓不足或突然下降│火災│地震或颶風
保護資料的十大要訣:
- 經常備份資料及測試數據可被恢復的能力。核實重要的資料經已備份。
- 保持電腦的周圍環境乾淨及無塵,擺放位置遠離容易受到碰撞的地方。
- 只委託受過專門技術訓練的人員執行保養及維修工作。
- 使用診斷或維修工具時要特別小心。如果懷疑是電子或機械失靈,切勿使用修復軟件嘗試維修。
- 使用防毒軟件以及至少每年四次更新病毒定義檔。
- 檢查所有接收的磁碟是否藏有病毒,包括所有套裝、經互聯網下載或網際網路共享的軟件。
- 不要試圖操作一個明顯損壞的硬碟。切勿使用溫度過熱、沾濕或燒焦的儲存媒體。
- 不要震動或打開硬碟、磁帶的外殼。
- 使用不斷電源裝置,確保電力供應穩定。
- 如果電腦開始發出異常的聲響,應立刻關閉電源,進一步操作只會造成更多損壞。
祈望能夠安排與您們在星期三下午二時三十分做一次採訪,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謝謝!
財經編輯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財經及資訊部
日期:二零零三年五月二十日
© Copyright 2001 - 2021 IntelliRecovery Int'l (Hong Kong)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